系统检测到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无法获得最佳的使用体验,建议您更换其他浏览器或 升级您的浏览器。(使用360浏览器访问请选择极速模式)
关闭
欢迎 {{loginUsername}} 登录,退出 职聊 刷新简历 我的简历 简历预览 智能推荐 增值服务 修改密码 刷新职位 发布职位 预览主页 收到简历 智能推荐 会员服务 修改密码 求职者登录 招聘登录 会员注册 求职者注册 招聘注册 职聊 触屏版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抖音小程序 App(安卓) App(苹果) 手机端 使用帮助 网站导航
选择城市
切换城市分站,让我们为您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当前选择城市:总站
总站 {{item.sitename}}

一名就业帮扶干部的一天

职业指导 转载 来源:

请用微信扫一扫 2023-02-17 10:42 {{clickNum}}

核心阅读

春节过后,广西柳州鱼峰区的就业帮扶干部毕志斌忙碌了起来:搭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组织线上线下招聘;开展点对点运输服务,帮老乡顺利返岗;发布岗位信息,帮求职者拓宽就业渠道……一天下来,工作满满当当。

早晨8点,53岁的毕志斌像往常一样来到服务中心。“小韦,车辆都协调好了吗?”“小孙,我们的消息推送发布了吧?”“就业困难人群打过电话了吗?”

2月,春节过后的返岗就业高峰期,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民政厅、乡村振兴局等多部门联合主办的2023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身为柳州市鱼峰区劳动保障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的毕志斌,和同事们忙得团团转。

“今年的就业市场可以说是供需两旺!大家的热情都很高涨!”毕志斌向记者介绍,随即投入电脑前的工作中。

问清用工需求

组织线上招聘

“往年不少农民工要等到清明节后才外出务工,但今年情况大不同。”毕志斌点击鼠标,查看了鱼峰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的数据:33个招聘企业已收到简历677份。“以前我们都需要人工匹配推荐,现在线上平台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岗位精准推荐,省去很多人力。”毕志斌说。

说话间,毕志斌的电话铃声响起。“毕主任,我们今年招工需求大。去年直播招聘效果不错,今年的活动我们也想报个名。”电话那头,螺蛳粉龙头企业沪桂集团人力资源部的负责人提出请求。

“没问题,回头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具体对接。”简单了解情况后,毕志斌标注了企业需求。

“以往很多招聘会都是留下电话,供需双方自行联系,招聘现场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毕志斌告诉记者,电话里提到的直播招聘是鱼峰区创新推出的就业服务,即统一搭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组织企业人事到直播间进行现场直播,与求职者面对面讲解用工需求。从工资、住宿、福利待遇、发展空间到伙食,人力资源专员都能一一解答。这样接地气有新意的招聘会,一度引发社会关注,也取得了良好效果。

“线上招聘不受天气、地点限制,还可以看回放。去年参加的企业普遍反映线上招聘人气、效果超出预期。”一旁的中心办公室主任孙雪晓补充道。

“招聘要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才能更好地发挥就业服务效果。”毕志斌边整理手头材料,边向身边的工作人员传授心得。除了线上招聘,线下招聘也不能少。前几天,一场在鱼峰区白沙镇白沙街道举办的现场招聘会就吸引了超200人填写简历。

“从家出门十来分钟就到招聘会现场了,岗位选择很多,还可以直接和用人单位交流,很方便。”招聘会开始前,白沙镇居民黄开明接到了通知,他一早就赶来看看究竟。

目前,鱼峰区已举办3场现场招聘会,网络发布2280条就业信息,牵线达成就业意向885人次。

统计务工人数

接送老乡返岗

协调完招聘会的事情,已经过了11点,毕志斌又赶到了鱼峰区汽车站。他要带领工作人员,接回节后返岗的农民工。

“我们包了两辆专车,除了接融水苗族自治县的务工人员来柳州市区,还直接进村接务工人员到外地务工,接送50人左右。”毕志斌说有关准备工作年前就在筹划:“和北部三县的就业中心主任、鱼峰区乡镇主要领导沟通;统计外出务工人数、日期、地点;跟旅游公司签订运输合同,落实车辆问题、安全问题,并做好预算;对外做好政策宣传……工作需要十分细致。”在他的工作笔记上,密密麻麻地记录了前期工作的注意事项和重点。为了做好点对点送工工作,中心开会就开了5次。

毕志斌在现场告诉记者,鱼峰区是柳州螺蛳粉主产区,拥有众多螺蛳粉龙头企业,仅螺蛳粉产业园区每年就能提供3000多个就业岗位。管理岗、技术岗、普通岗等不同类型岗位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加上每月平均4000元至8000元的用工待遇,每年都吸引着大量外地务工人员。

1月到3月是广西人社部门落实农民工点对点送工服务的第一阶段,重点针对已有工作岗位和新确定工作岗位的农民工,特别是脱贫人口、易地搬迁劳动力。开展点对点送工服务,保障重点企业、重点园区、重点行业的用工需求,引导就近就地就业和返乡就业创业,同时推动前往江苏、浙江、广东等地务工的农民工返岗务工,促进农民工规模保持稳定。这也是鱼峰区劳动保障管理服务中心近期工作的重点。

除了为返岗务工提供交通便利,也要为求职人员提供交通方便。下午3点,鱼峰区劳动保障管理服务中心的电话声又开始响起。工作人员逐一向求职者和企业电话确认需求,对有面试需求的登记在册,为后续安排专车接送面试做准备。

“招聘会只是一个开始,并不是工作的结束。这些年我们一直持续关注每一场招聘会,对后续需要进企面试的,我们会组织接送,很多人现场面试完就签了劳动合同,效率很高。”一名工作人员说。目前中心已梳理300余条面试需求,计划运输求职人员6车次。

发送岗位信息

拓宽就业渠道

下午5点,距离下班时间还有1个小时,毕志斌的手机不时传来振动提示音。

鱼峰区就业服务工作群内,接连发布了数条区外用工需求信息。毕志斌快速布置工作人员传达发布用工消息。消息一经发布就引起许多求职者的兴趣。

“鱼峰区的企业很好,可是我想试试更多可能性呢。”曾经柳州市各县区基本只掌握辖区内的就业信息,城区一级推荐的企业只能是辖区范围内的。跟踪回访时,部分群众的反映引起了毕志斌的重视。

“很多农民工有家庭的牵挂,我们会鼓励就地务工。但刚毕业的大学生往往向往更广阔的天地,他们更看重发展前景。”毕志斌总结道。

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人群的就业需求,毕志斌过年期间就迅速向柳州市人社部门汇报。柳州市人社部门很重视这一建议,从初七复工开始就统筹各县区发布跨区用工信息。更丰富的信息、更广阔的渠道也让各区县就业工作更有力度。

“我现在准备写一份书面报告。”毕志斌边翻开笔记本边说道。“座谈会上,有外出务工人员提出想参加拆装和维修空调的培训,但现有技能培训大纲里面没有这一条。当时记本子上了,我要形成书面报告上报,建议今年将其作为技能提升的一项列入培训内容。”毕志斌说。

从年前到年后,为了更好落实就业服务工作,毕志斌率队深入企业和群众调研,了解企业具体用工需求和务工人员的就业需求。最多的时候,一天要走访七八家企业。和外出务工人员的座谈会就开了两次。

在毕志斌的笔记本里,脱贫户、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工作被他画了星号。“这些群体我们每年都要重点关注,给予帮助。”毕志斌说。

“这孩子家里是脱贫户,收入不高,初中毕业后就去电子元件厂务工。”毕志斌指了指笔记本上的一个名字娓娓道来。“后来他返乡创业建起电子元器件厂,我们就帮助协调,从协助办证、帮忙招工到评定这家公司为帮扶车间。现在他的企业已经创造了30多个就业岗位,带动10名脱贫户就业。”毕志斌说。

毕志斌2022年参与建设的柳州市第一家残疾人创业就业孵化基地在今年也发挥了作用。截至目前,残疾人创业就业孵化基地进驻残疾人企业15家,带动创业就业50人左右。今年,毕志斌还被自治区党委和政府评为“第一届广西促进就业先进个人”。

下午6点,到了下班时间,毕志斌仍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明天要送求职人员进厂,直播带岗等工作还需要再进一步落实。”6点20分,毕志斌一一关闭办公室的电灯、电器,边走路边用手机回复消息。

“总有人发来消息感谢我们之前给予的就业帮扶,每次收到都很有成就感。”毕志斌说。(祝佳祺)

来源:人民日报

{{item.value}}({{item.name}})

{{item.name}}

砀山人才网

顶部